李迪建走红背后,好导游为什么如此稀缺?

黎展铺 环球旅讯 黎展铺 2025-02-23 11:28:34

导游界还有“摆渡人”吗?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导游的几句话就能让全网破防?

近日,张家界导游李迪建因几句人生感悟走红网络,甚至被网友称为“活佛济公转世”。

“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当我们看清社会的真相以后,依然选择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在生活中,不让别人烦恼,那是一种慈悲,不让自己烦恼才是智慧。”

(图源:抖音)

截止目前,潇湘日报抖音号数据显示,点赞超13万,转发6万,收藏近两万,上千网友评论如潮,一时间导游李迪建迅速走红,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反观行业常态,不少游客对导游的吐槽却从未停止:“景点没讲两句,购物点倒是滔滔不绝。”

这种割裂背后,藏着文旅行业最尖锐的矛盾--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导游?

李迪建的走红绝非偶然。

当他在黄石寨景区将《西游记》的妖魔鬼怪解读为人生智慧时,用弘一法师的名言劝慰游客“不让自己烦恼才是智慧”时,人们突然发现:原来导游可以不只是“人形导航仪”,而是能治愈人心的“心灵向导”。

李迪建的案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导游行业的尴尬现状。

根据携程数据,2024年国内文博游订单同比增长104%,其中80后、90后占比达67%,这类人群的核心诉求正是深度文化体验。但现实中,多数导游仍停留在“赶路+推销”模式。每天背负数千元“人头费”压力,自然连讲解都成了催促购物的前奏。

例如,云南某旅行社导游江某因威胁游客购物被投诉(他说“不买够3000元别想离开”),最终被吊销执照,该旅行社也被停业整顿3个月,就是反面教材。

李迪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正是因为他打破了“导游=导购”的定式——通过自学国学知识,将张家界的奇峰怪石与《西游记》的哲学隐喻结合,让游客在山水间读懂人生。

表面来看,这种落差源于行业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传统旅行社的盈利模式高度依赖购物返佣,导游底薪微薄甚至为零,不得不靠提成生存。另一方面,文旅消费升级后,游客更渴望获得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更深一层来看,李迪建的走红,还暴露了行业的另一层困境:会深度讲解的导游很稀缺。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持证导游约66万,但一线带团导游偏少,且一年内有带团记录的活跃导游占比偏低。与此同时,早在2018年,中青报曾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54.7%受访者指出存在导游讲解胡编乱造的情况,68.6%受访者建议加强导游和讲解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实际上,业界好的榜样也不只一个。

去年,同样因为深度讲解出圈的,还有一位名叫芥末的西安导游。她通过研读《史记》《考古有意思》等专著,将兵马俑的考古细节转化为“大国自信”的叙事,例如用“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解释跪射俑的保存之谜,圈粉无数年轻人。

(图源:抖音号)

数据显示,芥末凭借多条讲解兵马俑的短视频,在各大平台引起关注,累计点赞量过千万,播放量超亿次,官方也认证其为“西安市行业示范引领性人才”。

芥末和李迪建的双双出圈,均以深度文化讲解打破导游的低价值,以知识赋能赢得职业尊严,成为导游界的“文化摆渡人”。

如何让行业涌现出更多大众热捧的好导游?携程的做法可能值得借鉴。

2024年携程推出全新的金牌导游标准,以提高导游的整体文化素质:带团率从4%提升至40%,用户满意度比普通导游高38%,全年导游整体投诉率降低32%。这也印证了市场对优质导游的需求。

2024年12月27日,文旅部正式发布《导游等级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建立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四级导游考核体系,将文化讲解能力纳入核心考核指标,并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或许,当行业开始重视文化讲解能力,而不是放任胡乱导购时,像李迪建式的好导游才会更多涌现。

黎展铺

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姓名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版权声明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CC BY-NC 4.0

评论

未登录

去登录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环球旅讯』公众号

获得最新行业资讯

分享
微信
微博
QQ
收藏
评论
点赞
客服
添加专属客服
客服二维码

您好,我是您的人工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顶部
微信扫码分享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码参与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