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付刚)"非标住宿”无疑是近期旅游住宿业的一个热词,包括客栈、民宿、公寓、精品酒店、度假别墅、小木屋、帐篷、房车、集装箱等就均属此列。
搜索一下百度百科上,可以看到这样的解释:所谓非标准住宿,是有别于传统酒店,由个人业主、房源承租者或商业机构为旅游度假、商务出行及其他居住需求消费者提供的除床、卫浴外,更多个性化设施及服务的住宿选择。非标准住宿产品具有房源更分散、单点房源量较少、单个房间产品更个性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提供个性化设施及服务、相对依赖互联网+的特征。
事实上,这个热词并非凭空而出。
在全球经济下行及供给增量比率失衡的大环境下,传统酒店行业面临新形势的考验:消费市场萎缩,星级酒店自降身价抢客,“摘星”遮遮掩掩;经济型酒店产品同质化,消费者审美疲劳,租金与人资成本上涨尤如企业经营三座大山;中档酒店的市场百花齐放,产品定位众说纷纭,业内一时还难有巨头出现,更多的牛气是体现在血统上、规模体量上的,产品角度鲜有执牛耳者。
互联网+与共享经济的出现,消费需求恰到好处地将比较个性化的创新住宿需求呈现出来,非标酒店自此成为热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在线度假租赁市场的交易额达到42.6亿元,同比增长122%,预计到201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时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青睐自主、个性的旅行方式,受此影响在线租赁发展迎来了“风口期”,非标住宿借势而上。它的兴起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合理、细致的服务,也给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范本。
笔者与行业人士接触,业内已公布或即将要进军非标住宿的品牌已经不少,如国内民宿的先行者游多多客栈、途家公寓、如家旗下的云上四季、领好奕墅精品汽车酒店等等。据传,铂涛酒店集团与雅斯特酒店集团也正谋划非标住宿事业。市面上更多的公寓、客栈、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甚至连绿云、智选云等PMS厂商也开始尝试接轨客栈、民宿、公寓等非标住宿,打造专用版本。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趋势召领下,从品牌企业到创业者正在满腔热血地投入到这一场“非标”争夺战中。不过,笔者也常听到诸如大谈情怀,甚至听到非标住宿即将“颠覆”传统酒店业的声音……
笔者想说,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高速增长的背后并非意味着该垂直细分领域已经成熟。“非标住宿”依然是低频需求,非标住宿的信用体系、供应链两端、服务体系等问题都是亟须解决的核心问题。“非标住宿”在国内市场目前依然是无法满足旅游者规模化兴起的个性化住宿需求,“非标住宿”只是酒店的补充。
那么,传统酒店业的投资人与从业者,你们为客户体验做了什么?
“非标住宿”领域的创业者们,在这一轮“非标”投资“热”的背后,请保持“冷”的理性思考。
一、 呼吁建立行业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早在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十项具体任务目标,其中提及“积极发展绿色饭店、主题饭店、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有机餐饮、快餐团餐、特色餐饮、农家乐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细分业态。
《黄山市民宿客栈安全管理规范》则于今年1月30日实施,要求客人入住应凭有效身份证件办理手续;民宿、客栈应有安全疏散出口,并在客房明显位置张贴疏散逃生标识或示意图;客房钥匙应有专柜存放,专人管理,领取钥匙应办理登记手续;客人贵重物品应存入客用保险柜,存取应有严格的手续,监控系统需要对贵重物品存取操作区域采取24小时监控等措施。
2016年初,笔者曾因差旅原因,从OTA渠道预订并入住过上海一家房价不低的酒店公寓,按网上公布地址到达目的地后,却不见招牌,最终通过多次电话沟通,“冲破”保安门禁方得以入内。可没有结束的是,进入通道幽暗的通道,顿时让人毛骨悚然,到达一张一平米多的“前台”后,迎接我的是一位近60岁的大爷……奈何天色太晚。我相信,应该有朋友与我也曾有类似经历。
对于行业而言,非标住宿市场现正处在“野蛮生长”的“风口”,各地政府与行业组织应该尽快考虑相关规范与管理问题,比如,证照办理、人身及财产安全、消防措施、卫生环境等,让非标住宿市场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同时,又能规范化市场运作。
对于客人而言,在选择非标住宿时,需重点考虑:房源信息和图片的真实性,房屋的品质如何,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服务保障以及安全制度、租赁双方的信用体系是否完善等。
二、“非标住宿”需要理性投资
提到非标住宿,就不得不提到“共享受经济”下成长的国外房屋短租网站Airbnb,Airbnb于2015年6月底完成15亿美元融资,而小猪短租也在2015年7月初宣布获得由愉悦资本领投的6000万美元C轮融资。去年8月初,途家联合创始人兼CEO罗军宣布,途家完成了新一轮3亿美元融资。9月,海航旅游集团对“住百家”提供战略性投资,关注出境游短租业务的“住百家”完成了不低于5亿元的C轮融资……持续不断的巨额资本注入使“非标住宿”行业未来的发展不容小觑,可市场真的就如此美好吗?
曾有一友人,在浙江温州地区投资了一家20余间的酒店式公寓,租金倒是便宜,仅2万元左右的月租,装修倒也个性。投入经营半年后,平均房价哪怕低到100元/间夜,入住率却不足4成,投资回报可想而知。
一方面,是因为此类投资人非常依赖OTA,单体店投资往往无法运用或建设互联网平台建立自有渠道与信息传播;另一方面,众多的非标住宿投资者都是小业主,甚至有些还是旅游爱好者自己喜欢就做了一个……从蚂蜂窝监测数据显示,超过75%的中国用户对短租服务的价格预期不超过100元/天。
笔者认为,“非标住宿”作为有别于传统酒店及传统线下租赁的新型住宿形态,订单量相比传统酒店仍有较大差距,市场培养仍需一定时间。
三、非什么?标什么?
传统酒店服务对消费群体来说,是有规可循,服务有基本保证,但是个性化程度过低,同时租住酒店的使用面积与价格显现性价比不足。而非标准住宿服务并没有统一标准,个性化程度高,因而服务质量无法保证,但其价格、使用面积与设施成正比,因而性价比较高。由此可见,传统酒店和非标准住宿服务各有优劣,传统酒店在转型过程中势必取长补短应对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问题是,非标的“非”与非标的“标”一直是花开N朵,各表一枝。怎么个“非”法,又是怎么个“标”法?什么标准一直没有定论。
不同于传统酒店的标准,这个是共识。但是具体到什么标准,就开始有些模糊了。传统酒店,大致有品牌标准、开发标准、管理标准、运营标准、产品标准、会员标准、价格标准、服务标准等标准体系。
就拿民宿来说,笔者曾参加某论坛,在会上,如家旗下的民宿品牌云上四季代表李伦总监提出:加盟其品牌,要求地理位置在景区、房量限制在30间内、有地域个性化特色、属地合法,业主自主管理,价格自定。这几个条件涉及的标准有:开发标准(位置)、体量标准、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开发标准(物业)、价格标准。同时李总也提出,在符合基本条件后,如家会对民宿的物业做检查认证、配备管理系统,并对同区域民宿共享数据标杆和宾客网评分值,并且会有考核与退出机制。再结合如家的“如管家”APP及微信公号打通传统酒店门店与云上四季的互动这一动作来看,PMS的管理和数据系统也是相对统一的,市场推广及销售的步调也是有体系的。
所以,云上四季酒店之非,非在地域,非在产品,管理运营(除人员外)及市场营销还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化,指的是如家原有的传统标准体系。
而现场有另一位国际品牌的代表是这么说的:非标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国内的标准与国外的酒店标准对比,两者互为非标。这话很有道理,简单的产品非标,程度轻的,本质上只是个性化产品或者个性化服务。非标之“非”,显然不是一“非”到底,管理运营的基本标准还在,产品的基本属性如卫生、睡眠体验还在,PMS系统的运营数据与营销体系还在。
仅从民宿这一领域来看,“标准”内更好,还是“标准”外更优?暂难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非标与标准,是必然要平衡的,因为是摆脱不了客户体验与投资收益这些核心要素的。
评论
未登录
游客
2016-03-16
我认为是标准的前提下加上非标准的元素。
游客
2016-03-15
给狂热的市场浇点冷水,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