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特约评论员 喻拓)现在出门旅行,如果你说不会用手机APP,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呢!现如今,随着手机APP的普及,用手机查机票酒店、订景区门票、订房订车、甚至预订各种度假产品,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做到。
暑假旅游旺季,通过手机APP销售旅游产品也成为OTA价格战中力推的新渠道,促销力度更大。例如,有OTA此前宣布,经客户端下单,可获得随机发放的50元酒店红包。此外,还有通过APP预订6折景点门票,并返5元;专享秒杀1元;限时尾货3折;五星酒店可打3-5折;点评多返5元;手机首次下单送10元……
艾瑞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2204.6亿元。2015年,中国在线旅行预订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3630亿元,且目前中国在线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渗透率不足10%。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徐虹认为,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转为80、90甚至00后的年轻人,在线旅游的市场渗透率会进一步提升。其中,APP应用程序被认为是未来旅游产品预订和销售的主力渠道。
而携程的官方数据指出,截止6月初,携程手机应用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6亿。去哪儿虽目前没有明确数据指出总下载量,但是截止6月初,国内安卓系统旅游类产品下载量中去哪儿仍然位居榜首,并且是安卓平台上首个下载量过亿的旅游类应用。未来战场的第一步部署,去哪儿和携程已经走在了前面。
下载量也许只是衡量在线旅游APP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只有提高APP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
旅游APP要做到这一点,首先的强调旅游产品服务。作为所有旅游APP应用的主体服务,是定位一款软件是否属于真正综合类型的旅游应用产品。经过笔者测试,去哪儿旅行、携程旅行两款综合对比之后,较优越于其他参测的产品,在吃住玩多方面都能较完美地服务到用户所需。其实这也是决定着用户去消费旅游APP应用中,旅游产品的选择方向。因为一个舒适、好玩、开心,喝好住好,而且又经济实惠的旅行,是每一个旅客的最终需求。
其次强调旅游配套服务。这里所提到的配套信息,其中最大的方面应该就属于交通出行的服务。辅助于自由行或者是自驾游用户,这是这些在旅游产品上没有特别高需求的人群,选择使用旅游APP中最可能去使用到的功能点所在。
最后强调旅游体验分享。旅游体验分享,就是用户在进行了一个旅游项目之后,将在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体验感受以游记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发布出来让其他没有参与过某个景点某个地区旅游的人们来一起分享的过程。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初选旅游地点的再次斟酌或者是兴趣的加深。另外也服务了那些对前面强调的两项服务以外的用户,因为他们即便是不没关注商家推出的旅游产品,甚至也没有马上出行的想法,但他们很可能就会去注意到其他旅客的旅行分享,这样的用户就是我们常说的潜在用户。
如何从具体的方面提高综合竞争力?
第一,旅游APP要体现移动旅游同步性、互动性、移动性等特性
在实际旅行过程中,无论行程记录,还是提供景点及商家信息,游客随时都存在着分享和互动的需求,而大型公司往往专注于为用户提供景点及商家的预订信息,却忽略了用户在分享和互动方面的需求。如何将PC端产品搬到APP上,又能完美呈现移动旅游的功能是当前大型公司在开发APP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第二,PC端与APP端产品兼容的问题
由于传统OTA将旅行线路、景点门票、旅游度假产品等移植到手机端,PC端的产品服务如何完美的呈现在APP上就成了问题。有许多PC端的用户管理功能在4寸大的手机上就难以实现,如何实现手机APP端与PC端产品服务的完美兼容,也成为APP开发者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第三,要区别于生活类APP,做出旅游APP的特色
有很多移动旅行类APP做的比较“生活化”,甚至给人一种“生活即旅行,旅行即生活”的感觉。比如某一个APP中有对一个城市内景点、美食、住宿、购物、娱乐等做点评介绍的倾向,意在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本地生活化服务指南,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旅行需求,就需要旅行类APP的开发商们综合考量了。
第四,游记的形式与内容有待改进
对于用户来说,长篇游记要耗费较多的注意和精力去阅读,APP已基本不采用这种形式,大多采用带有照片、简短文字、地理位置、时间甚至是语音等丰富来展示。
第五,旅游APP用户界面、结构等有待改进
4寸大的手机屏幕容不下太多内容,移动旅行类APP给用户的体验就至关重要。笔者在测评过程中发现,许多APP界面过于复杂、导航不清晰,部分APP更是经常出现“闪退”,这些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通过对以上旅行类APP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现有的旅行类APP在如何更好地提升整体的旅行体验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创新空间。如何分得这一块蛋糕,还得动动脑筋。
评论
未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