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旅讯】(评论员 邵兵)近期数家著名地产集团——绿地、万达竞相自组酒店品牌入市,自此地产集团与酒店集团,特别是跨国酒店集团的关系由合作方转化为一定意义上的竞争对手。这种依托地产集团的酒店管理公司,为中国酒店业注入了新的血液,外界普遍对其前景持乐观态度。笔者将运用常见的“SWOT”分析法,分析地产集团进军酒店管理自身优劣势、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成功转型的关键。
第一、优势
1.地产集团规模大、资金足、起点高,在新酒店扩张速度和日后酒店物业规模上有一定优势。国内知名的地产集团,旗下四、五星级酒店少则十多家,多则四五十家,还有一定数量的酒店筹建项目,在酒店规格、规模上均有一定保证。
2.由地产集团投资和装修的酒店,在酒店设计和经营上有较好结合,酒店的总体功能配套有较合理布局,避免了管理团队进驻后可能进行的诸多整改。
3.地产集团策划和开发酒店所在的整个地块,可以结合酒店周边的商铺和餐饮等商户跨业联手,吸引商务或休闲客户,形成人流效应,为酒店创造一批潜在客源。
4.大型地产集团和国际品牌已经建立全面的合作,从中学习和积累不少酒店设计、装修和管理的经验,并储备了管理人员,减少乃至避免走弯路的可能性;很多优秀本土管理者对当地市场的了解程度,远比老外来得深刻具体,实战能力更强。
5.相对国际酒店品牌,自主品牌的管理费用和运营成本较低。尽管本土管理层平均工资逐年提高,但自主品牌的管理费相对灵活,综合管理成本更低;同时去除租金费用支出,无论是酒店经营利润还是房产增值利润都由地产集团一家独揽。
第二、劣势
1.大型地产集团通常都很强势,往往以造酒店的思路主导酒店管理。但酒店管理和地产集团是经营思路差别很大的两个行业,如果说地产集团是大进大出,酒店管理就是细水长流。如果用大进大出的思维惯势管理细水长流的生意,有点象胡汉三管阿庆嫂,思维碰撞会很大。换而言之,给予酒店的独立空间和决策权越大,酒店的成长潜力往往越大。
2.地产集团缺乏酒店管理公司的运作经验、与市场接轨的品牌推广体系。地产集团作为业主,储备和招聘的管理层往往是酒店内部管理人员。一般而言,对于跨国酒店集团总部来说,哪怕是中国区一家酒店的GM,即使是在离总部十万八千里的地方,管理体系如何改进,管理标准如何修改,落实到酒店层面都是执行层的末梢。作为一个地产集团,如何关注顾客需求,研究客户行为;如何搭建管理平台,管理和支持成员酒店;如何搭建品牌平台,并持续进行品牌宣传推广,都将影响地产集团自主品牌的市场推广效果。
3.现在流行综合商业体的开发,选址一般是新区或次新区,酒店只是其中的配套项目。综合商业体酒店是否有足够的商务客源,或者说爬坡期有多长,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经营。
第三、机遇
1.本土中高端酒店品牌徘徊不前,为地产集团进军酒店管理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本土经济型酒店集团的完胜,充分说明了洋品牌不是不可以战胜的。地产集团进军酒店管理,至少是中档以上,四五星级酒店为主。这个领域之前是国际品牌的天下,本土酒店集团由于体制等问题,基本还处于管理输出的初级阶段,而经济型酒店品牌进军中高端还有待时日。
2.跨国酒店集团品牌快速扩张,带来客源摊薄、管理水平下降,成本增加,利润降低甚至严重亏损的困局。近十年来,地产集团和国际品牌的联姻正处于蜜月期,地产集团通过国际酒店品牌提升整体物业价值从中获利;跨国酒店集团不断签约新酒店,赚取管理费,这种模式催生了过去十年中国四、五星级酒店的主体。
而随着酒店数量的激增,中国酒店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泡沫,之前看过一篇研究文章,称全球最低的酒店每间可用客房平均收入(以下简称RevPAR)在亚太,亚太最低的RevPAR在中国大陆。地产集团向跨国酒店集团支付高昂的管理开销,不少酒店却出现了亏损甚至严重亏损,管理费用却照样要缴纳,滋生和扩大了双方的矛盾,地产集团由于成员酒店经营不善,愤然赶跑国际品牌的事件也时见报端。
3.酒店品牌和其它品牌一样,离不开经济和文化的大背景。中国经济发展了,各行业的自主品牌也将逐步发展和强大,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住酒店又是大多数国人的需求,那么中高端自主酒店品牌也就有了快速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第四、挑战
1.宏观调控对于地产集团的影响,是否会波及到旗下的酒店板块。一般来说,酒店管理板块在大部分地产集团还只是充当战略补充,而不是主营业务角色。在地产集团主营业务不景气的情况下,新开的酒店管理板块一定会受波及,例如地产集团暂缓新项目开发,出售已开业酒店资产等等。
2.国际品牌管理合同的退出限制。由于国际品牌和地产集团打交道的经验丰富,甚至可以用“狡猾”来形容,一般在管理合同里预留了非常严格的退出条款,而地产集团在签约时往往无视复杂繁琐的合同条款,如果提前退出的话,可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以至于委托管理酒店的转为自主品牌的难度相当大,可能使得自主品牌短期内只能局限于新开项目,委托管理项目转品牌难度大。
照笔者看来,地产集团在酒店业的发展大致分为4阶段,从造房子,造酒店,再到管理酒店,最后到打造酒店品牌,达到第4个阶段的后期,才可以说是转型成功。现今的地产集团在酒店业大致处于2.0到2.5阶段,即处在造酒店到管理酒店的过程。地产集团在此过程中要推进下一步发展和成功转型,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明确战略目标:品牌美誉度优先
地产集团在打造自主酒店品牌方面必须明确,战略目标是注重品牌美誉度,抗衡国际品牌,在国内中高端酒店管理市场逐步取而代之,相应带来的地产增值和长期回报,才是酒店资产经营的正道。
倘若选择投资回报优先,就是以酒店投资回报率为首要目标,本来追求酒店有经营利润是合理的,但就如上文所言,国内酒店业泡沫严重,根据财务投资回报模型要求,设计自主品牌,就显得不现实,至少在酒店泡沫期内是不现实的。
品牌美誉度、投资回报可以说都很重要,但是目标上一定要有优先级的差异,谋求两者兼得,或者说实际上还是要短期投资回报,往往是两者兼失。酒店,尤其越高档的酒店,是靠长期的经营逐步盈利的,赚的是地产的逐年保值增值,而不是短期就能立刻看到明显的业绩回报。
第二、以打造酒店公司平台和品牌体系为战略核心
酒店总经理和酒店品牌公司的部门总监,哪个重要,哪个难招?答案一定是后者。公司有酒店管理支持和品牌创建两大职能。管理支持主要包括酒店日常运营的管理和支持体系、数据分析、总经理管理、标准执行体系;品牌创建则以客户为中心,包括标准和产品的研发和改进、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会员体系。国内大部分酒店管理公司,还停留在管理公司的基础阶段,基本上就是委派总经理,相关支持体系和平台基本没有。
另外,地产集团应当取百家之长,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的酒店产品和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国际品牌和经济型品牌在高端和低端市场的成功,各有各的优势,地产集团应当分别学习国际品牌和经济型酒店管理经验,以本土中产和富有阶层为目标客户群,用5-10年打造全新的酒店品牌形象和运作模式。如此,地产集团进军酒店管理领域,将有更大发挥空间。
评论
未登录
游客
2012-07-03
做酒店管理 做品牌 事无巨细,就不谈国际大户们几十年经验积累,本土酒店品牌像开元,金陵等一线品牌做了这么些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地产公司转型更是路漫漫。。。。
游客
2012-06-27
没有说什么啊
游客
2012-07-06
地产酒店要在中国发展,就必须由地产人控制和管理,地产集团能培养与找到酒店方面的人才,自行管理才是王道。
游客
2012-07-27
除了品牌和人才方面的累计需要时日,酒店庞大而又复杂的后台管理系统也不是靠钱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到酒店的预定效率,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