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长李家祥在2月24日国新办的记者招待会说:“现在中国民航一共有43家航空公司,纯国有的公司已经没有了,就包括国航、东航、南航,已经上市变为公众公司了。43家航空公司中民营的有8家,占了接近1/5。现在民航局还在接受新的申请者,目前准备申请的还有三家,一旦符合条件,我们都会积极给予扶持和帮助。”
(资料来源: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2011/0224/zy/201102/t864779.htm)
而在2007年7月,民航局曾发布《民航总局关于调控航班总量、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和运力增长的通知》,明确提出“2010年之前民航总局将暂停受理新设立航空公司的申请,对已受理的申请严格审核,每年批准筹建的数量不超过3家”。
在新设航空公司三年禁令执行之后,民航局正在逐渐放开新设航空公司申请的大门。那么,这会迎来民营资本入航空市场的春天吗?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什么是民营资本?需要了解为什么民营资本会进入航空市场?中国民航市场为民营航空的发展提供了多大的增量空间?中国民航市场会为民营航空提供什么样的发展空间?
一、民营资本及民营航空释义
那么什么是民营企业呢?百度百科对民营企业的解释,其内容如下: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公司或企业类别的名称,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除“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只要没有国有资本,均属民营企业。这个词语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甚为普遍。(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66888.htm)
从资本角度而言,民营航空和国有航空的唯一区别只在于资产属性有区别。从企业经营角度而言,民营航空和国有航空没有差异,都属于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
二、民营资本进入中国民航市场的原动力
为什么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民航市场呢?下表是2006年-2009年反映中国工业企业盈利标的一个数据:
李家祥局长在2月24日的国新办会上提及:“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437亿元,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航空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51亿元,占全球航空公司利润总额的60%。”
国航股份和东航股份的2010年三季度报对于李局长的话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足:2010年1-9月份成本费用利润率,国航股份约为22%,东航约10.6%。
因此,从民航运输行业而言,现在行业的盈利能力岂止是春天?简直是处于夏天。
中国民航的整体盈利能力远高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盈利水平,从资本追逐盈利的本性出发,这当是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中国民航业的原动力。
三、中国民航市场能为民营航空提供了多大的发展空间?
从运输角度而言,航空与铁路有着互为替代的关系,以1999年-20009年铁路和民航旅客运输量这样一组数据做分析。
1999-2009年中国民航和铁路旅客周转量数据比较 单位:亿客公里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根据上表的数据,进一步细算,可以得出:
1999年-2009年期间,铁路旅客的年均增速仅为6%;同期民航的年均增速为15%,且国内市场这部分的增速更是高达16%。也就是在过去11年时间,航空的发展远高于铁路的发展,用一句很通俗地话来说过去10年中国民航的发展,即:中国民航比铁路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彻底改变了上世纪80年代“买机票难”的现象,更多的是“卖机票难”。也正因为铁路发展的滞后,以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过去10年中国民航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但是,未来10年,铁道缓慢发展现象还会存在吗?我们已经看到,2009年通车的武广高铁已经阻止了武汉机场多年快速增长的势头。从铁道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受益于高铁逐步投入运营,2011年1月,铁路承运的旅客周转量增幅已经达到23%,大大高于过去10年的6%的年均增幅。
到2011年底,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将达1.3万公里,初步成网。在未来10年,国内的高铁将覆盖国内90%人口,高铁将成为国内运输市场一支新兴的主力军,并彻底改变国内运输市场的格局,并对中国民航运输市场造成直接的冲击。
因此,未来10年,中国民航市场的增量空间有限,尤其是国内市场的增量空间有限。若如此,那么民营航空会迎来真正的发展春天吗?
四、中国民航能为民营航空提供多少发展资源?
中国民航主要市场仍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主,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更是核心市场。以2009年,中国民航局公布的机场生产数据为例:1、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和虹桥)、广州(白云机场)等三大城市的四个机场,其旅客吞吐量占全国所有机场的33%;2、旅客吞吐量前10位的机场,占全国所有机场份额的56%;3、全国有83个机场的每天航班量不足10个,占全国机场数量的50%。
从前述数据可以很容易看出,对于任何一个新进入中国民航市场的航空公司而言,若能获得北京、上海、广州的市场经营权,当可以生存。但是,不仅这三地的机场资源早已饱和,中国前10大机场的时刻资源也已经高度受限。
没有与市场相匹配的资源,哪有民营航空发展的春天呢?这方面,春秋和鹰联航空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前者的成功除了经营的独特之外,身处上海的更是其发展的“地利优势”;反观鹰联航空,没有了地利,最后只有“被收购”。
综上所述,民航局仅仅是打开了新设航空公司的大门,中国民航眼下的高盈利性也为资本进入提供了足够的原动力,但是,中国民航市场并未为任何一个新进入者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且中国民航基础设施资源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优质市场的基础资源严重不足,已经无力为任何一个新进入者提供发展的支持。
民营航空又哪能迎来发展的春天呢?
评论
未登录
游客
2011-03-09
我明白了,天空没有了空隙,地下铁路抢走了客源,内牛满面呀!中国民航在夏天后马上就要迎来秋天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霜浓叶更红的观景佳期,完了,也晚了。还能与国航、南航和东航共话冰雪吗?
游客
2011-03-09
不过,这似乎是个伪命题